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陳宜鍾專欄】記|陳必先中山大學獨奏會 2016.12.5

陳宜鍾專欄 - 午夜的樂隊
Midnight Talking Music Vol.2



記|陳必先中山大學獨奏會 2016.12.5

我想記下一些12月5日當晚陳必先老師的演奏。然而實際上,甚麼都沒辦法留下,音樂走了就走了。昨天早上醒來,才意會到整個睡眠過程心裡都是舒伯特D959的第二樂章。而只有這種方式,我才能趨近聆聽經驗裡的一點點,音樂的無形體,十分哀傷,聽者受逼。

曲目若依照演奏順序如下:布列茲第三號奏鳴曲、貝多芬奏鳴曲作品110、巴哈法國序曲作品831以及舒伯特奏鳴曲959。

陳老師穿著紅色禮服,黑色小外套,音樂會開始時,她向我們說明,布列茲奏鳴曲是臨時加上去彈的,由於今年一月布列茲以90歲高齡逝世,她又曾經向布列茲學習過,於是,她認為有必要在音樂會裡演奏。

陳老師提到:「有人說布列茲的音樂很難聽,但是,我認為難聽這個說法很特別,對我而言,意思是很難去聽,很難聽懂。」

奏鳴曲分為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Trope,第二部分是Mirror;Trope又包含了四個小樂章,這四個樂章裡可由鋼琴家決定演奏順序,但也不是全然的自由,因為可供選擇的句子後都標誌了特定符號,你必須接到相同的符號才是對的順序,這令我們想到史托克豪森的第11號鋼琴作品也使用了類似的技法。陳老師解釋,她感覺既自由又嚴苛,她將每顆音視為一顆種子,每顆種子的長法都不一樣,配合出來的成果也都不一樣。

Mirror的譜上有紅色與綠色兩種區塊,分別代表著點狀與塊狀的不同聲響效果。既然名為「鏡」,意思是我們照鏡般地反映出真實的自己嗎?陳老師說,不是,不全然是。我們照鏡時以為照映的是自己,但你看進去卻是自己以內的東西,你衍伸出來,也擴展至未來,你看到的不是單一的自己,而是重重疊疊的你,在這樂章裡有這樣的意思,鏡子只是一個作為觀看自己的媒介,但你不能只是認同鏡裡的影像。

這首作品作於1955年,它是新的作品抑或不新的作品呢?它對我們而言所產生的問題是甚麼?我覺得需要這樣提問,才有可能繼續聽下去。

因為,面對像這樣讓我們在音樂廳裡無法自處的狀況時(室內樂作品相對容易聽得多),我們有兩種反應:一是忽視它,將它視為一個即將被忽視的「整體」,因為忽視了,所以也沒有問題了,剩下遺留一個印象,收編進大眾的形容詞。二是被問題,聆聽的不適感,或者中斷追逐,被切裂,被排擠,對自己坐在音樂廳裡聽這個作品感到困窘(我既對自己的「有感」感到尷尬,又對自己的「無感」充滿焦慮),對自己的探究沒有信心,過去的聆聽方式遭受挑戰,然後它竟然就結束了。

如果你聽了布列茲第一號以及第二號奏鳴曲,進而生出一點點心得,那麼在第三號就又將重新開始。

在布列茲之後,是貝多芬的作品110。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109與111的終樂章都訴諸了變奏曲形式,變奏曲,意義上的無發展,動機自給自足,於自體內耗,在貝多芬手裡,好似無從托出,又喃喃自語,完滿的封閉。但是110,雖有三個樂章,但卻沒有一個樂章是完善的,每一個樂章都心願未了。

唉那第三樂章,宣敘調之後的哀歌,被迫停止之後接上了賦格,賦格發展到中間又接回了哀歌,時間在這裡從前進繞了回去,陳老師用了更慢的速度,每一句話從「活生生的」佚失成回憶,每個句子都成了回聲,每個句子都是失去。最後賦格之前的那十個G大調和弦,不是壯大,是崩壞之前的惡兆;在表面上,是光輝燦爛地結束了,但在陳老師手裡,你與這種說法產生了距離,沒有絲毫喜悅,而是—好好地結束了,但我失敗了。
斷壁殘垣。如友人Soma說的:「灰燼裡的餘火」。

我特地寫出來,是我聽到的演奏裡,幾乎在最終都是指向某種「征服」,先苦後甘,稟棄黑暗迎向光明,但陳老師讓你看見了衰敗(這裡當然不是指演奏技術)。又例如在舒伯特裡,她尖叫就放聲尖叫,嘶吼就忘情嘶吼,中斷沉默時,秒針都可以割傷你,但當你被擁抱時,你就成了健忘的人,將傷痛忘記。

不美化,不妥協,不救濟。
“O dass ich dir nicht lohnen kann.”(喔,我可沒甚麼可以報答你。)
我想起李維菁在「普通生活」裡說的:「多數人是年輕的,年輕很好。老人軟弱,沒有辦法看別人的衰敗老去死亡仍能談笑自如,無法對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無動於衷。年輕就不同了,年輕人會成熟地說,傷害、病死,那就是人生。」

陳必先讓我們仔細看清衰老的容顏,撫摸每一條皺紋的渠道,我們為此受苦,在這樣無可奈何中悲傷不能自己。

---
關於作者

陳宜鍾旅德八年,先後在德國科隆音樂院,弗萊堡音樂院和德特蒙音樂院完成藝術家碩士文憑與最高演奏家博士文憑,期間師承了台灣鋼琴家陳必先,法國鋼琴家Jean-Efflam Bavouzet與俄國鋼琴家Anatol Ugorski。同時也參加許多大師班,接受像美藝三重奏的Menahem Pressler、Pirre –Laurent Aimard、Jakob Lateiner與Jacques Rouvier的指導。

目前任教於高雄信義國小、鳳西國中、新興國中音樂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也在雜誌上,例如「藝術觀點」、「Muzik」以及「樂覽」,部落格發表音樂及唱片評論文章,並定期在台灣舉行獨奏會與相關講座。

(專欄插畫設計/林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