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觀眾心得│寫在《爺爺教我的歌》台南場之後

伊果皮凱森X藝綻—《爺爺教我的歌》
音樂會後記(2018.6.9)
文/ 資深愛樂者 蘇麗碧


初聽《爺爺教我的歌》的名稱,以為是親子音樂會。
最佩服的是主辦單位藝綻室內樂團的粉絲專頁,推播po文持續不斷,隨後就像觀看連續劇般,一路看下去,才知音樂會名稱背後隱藏版感人的音樂故事。

還有每日一篇,特別介紹演出的每位成員、相關工作人員的經歷、想法、夢想,視協同演出者如主角般的重視前所未見(其實每個人也應該都是主角,都盡一己之力、缺一不可)讓人不禁期待下一篇的介紹。

觀眾心得│寫在《爺爺教我的歌》高雄場之後

文/ 高雄場觀眾Illy Chen
惠云與小皮 (頭號粉絲簽三次名)
看了林暉鈞老師文字裡,形容他聽著維多皮凱森(伊果皮凱森的爺爺)的琴音,謙卑說自己是蛞蝓,「漫步偶然抬頭看見大雁飛過」。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當我們這些蟻民抬頭,蛞蝓的觸角已是巍然大山時,大雁逆光的翅膀,又是甚麼樣的光景。

在中山大學裡,要去皮凱森的大師班,遇見了也迷路的藝綻的RYAN老師,勁裝、勁車、軍綠色的小提琴盒像是裡面有把槍 (忽然覺得迷路的時候手邊有把樂器,就顯得迷路得非常有氣質)。大師班前幾晚,在廣播聽到林暉鈞老師那樣內斂清楚的思路、緩和謙虛的聲音。如果這場音樂會是一個朝聖,兩位老師就像護法的金剛,加上去音樂館的路那樣蜿蜒,在在為這場音樂會還沒開始,就鋪陳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