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獨樂樂&眾樂樂樂曲解說

L. v. Beethoven (1770-1827): Piano Trio in B-flat major, op. 11
貝多芬: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作品11

德奧作曲家貝多芬一共譜寫十三首給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此正統編制的鋼琴三重奏,另外還有兩首三重奏原來是寫給豎笛、大提琴與鋼琴,第四號降B大調三重奏就是其中之一。貝多芬為了使樂曲普及並且能夠增加版稅收入,也將豎笛聲部改編給小提琴演奏。

此曲推估創作於1797年,並在隔年出版,屬於貝多芬早期創作,許多音樂學者認為此作品是寫給波希米亞的豎笛大師貝爾(Joseph Beer, 1744-1812)。這首充滿新鮮感、趣味橫生且迷人的作品,和一般我們熟悉貝多芬英雄式、較嚴肅且富有哲思的音樂語法非常不同,當時它受歡迎的程度也因此獲得一個暱稱為《街頭巷尾流行小調的鋼琴三重奏》(Gassenhauer Trio)。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快板曲式,兩個主題都由三個上行音型構成動機,但是個性卻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充滿自信的同音齊奏,段落結束在兩個強而有力的和弦上,使樂感較為垂直與點狀。第二主題由小提琴奏出緜長的旋律,搭配大提琴斷奏的八分音符,保持了音樂的律動感。精簡的發展部,素材皆來自第一主題的下行音型,貝多芬一貫將動機持續發展的手法並沒有展現。再現部最後,作曲家在原本該結束的地方又使樂曲繼續下去,向聽眾開了一個小玩笑。第二樂章三段體由大提琴帶出了如歌且富有表情的旋律,主題再現的時候小提琴加入唱和。中段,鋼琴左手的六連音及不穩定的調性製造出波濤洶湧、充滿狂想風格的戲劇張力,整個樂章的鋪陳恰到合宜。

第三樂章為主題與九個變奏,並且包含一個完整的尾奏(Coda)。主題取自維格(Joseph Weigl, 1766-1846)的喜歌劇《水手之愛》(L’Amor Marinaro)中的詠嘆調〈在工作之前,我必須吃一些東西〉(Pria ch’io l’impegno)。有文獻指出,貝多芬對終樂章有諸多不滿,因為選擇此主題譜曲的人是出版商而非作曲家本人,但也有傳聞說是豎笛家貝爾出的點子。無論如何,這個主題本質上就使人愉悅歡樂,間接促成此曲成功。在作曲手法上,貝多芬使每個變奏簡單扼要而且對比明顯,不管是在配器、調性鋪排、節奏與音樂織度,相信聽眾都能夠清楚的分辨。

P. Schoenfield (b. 1947): Café Music for Violin, Cello and Piano
荀菲爾德:咖啡館音樂

喝咖啡,聊是非……呵呵!很多人喜歡邊喝著咖啡,邊聊夢想邊聊創作或者甚麼都不想,僅坐在騎樓的露天咖啡座享受欣賞著街上人來人往的樂趣;咖啡是很多人一天中最重要的開始,有時候只是嗅覺上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就足以消除渾身的疲勞而再次提起精神繼續專注於工作,只要你的胃夠堅強,像咖啡這樣多愁善感的植物飲料在你的生活中,或許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靈感。

《咖啡館音樂》(Café Music)是由美國當代作曲家 荀非爾德(Paul Schoenfield,1947- )1985年所創作給鋼琴三重奏的作品,作品中分為三個樂章,可以聽到作曲家將美國二十世紀初代表性的音樂素材帶入曲子中。例如:Swing music (搖擺音樂:由艾琳頓公爵命名,流行於美國1935年至1945年的爵士音樂風格,利用快速附點節奏做為根基貫穿其架構)、Hollywood style(美國加州西蘭部的洛杉磯,是美國電影主要發源地)、Dixie style (最早的爵士音樂形成期,於1900年代早期在北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建立,後來由白人爵士音樂家取代。音樂表現上,節奏較為短而強,最早狄西地爵士樂隊大約在1911年由五位來自紐奧良的黑人音樂家組成,樂器分別為短號、單簧管、長號、鋼琴和鼓,稱為狄西地式,也可縮寫Dixie.)……等。當作曲家把這些素材融入原本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野性」“wild”中,那感覺就像是綿密密的奶泡加入濃郁又帶點苦澀的黑咖啡中,這樣滋味的碰撞,讓咖啡不再只是嗅覺、味覺的享受,也是聽覺上享受。

A. Dvořák (1841-1904):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American"
德佛札克:F大調弦樂四重奏「美國」

捷克斯拉夫音樂的代言人正是德佛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這位寫下各種室內樂編制組合的多產作曲家,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音樂之所以受到大眾喜愛,重點在於他擅長寫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同時將斯拉夫民族充滿活力的節奏和多愁善感的情緒帶入室內樂作品之中。

1892至1895年間是德佛札克音樂風格轉變的重要時間點,當時他受邀到美國紐約國民音樂院擔任院長,對聽到的美國黑人靈歌及印第安調式感到濃厚興趣,並且將美國民間音樂的旋律(例如印第安四音音階)及節奏(例如附點與切分音節奏)要素與波希米亞斯拉夫的傳統民歌融合,代表作品包括《新世界交響曲》(New World Symphony)及今天演出的《美國弦樂四重奏》(American String Quartet)。

1893年夏天,德佛札克拜訪了愛荷華州的斯畢維里鎮(Spillville, Iowa),這是一個捷克移民聚居的小鄉鎮,在那裡,他重新回憶起故鄉熟悉的一切,也使他的創作靈感湧現,大約一星期就將《美國四重奏》完成。作曲家說:「感謝主,我非常滿意,這部作品很快就完成。」此曲於1894年於波士頓首演,也成為德佛札克十四首弦樂四重奏中最常被演出的一首。

第一樂章由中提琴呈現生動積極的F大調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則由第一小提琴帶出甜美有延展性的旋律,進入再現部前,作曲家以一段小賦格當作過門使用,順道展現了他對位手法的功力。第二樂章是一個圓滿的拱形曲式,旋律取材自黑人靈歌,可以從中感受出作曲家吐露出思鄉之情。第三樂章由一個單一主題在音值長短上做變化,其中聽起來嘰嘰喳喳吵鬧的段落,據說是作曲家模仿在森林間聽到一種鮮紅色鳥類的叫聲。第四樂章一出現的節奏採用自印第安部落的原始節奏,中段速度較緩和的聖詠式音響,靈感可能是從做禮拜所吟唱的讚美詩而來。綜觀全曲,德佛札克物盡其用地將他在美國所體驗到的一切,用音樂來紀錄他的生活,他這樣多元的嘗試,使國民樂派打破地域性的疆界。

撰寫:溫依婷、蕭伊妙  版權所有:藝綻室內樂團